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推动宁波品牌建设 |
来源:宁波日报/作者:陈珊珊 时间:2021年9月10日 |
|
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关系密不可分。品牌是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创新成果的高度凝聚,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由于品牌的核心价值与知识产权中的保护客体如商标、专利、版权、地理标志等密切相关,甚至可将品牌本身看作知识产权的一种形态,大力促进品牌建设必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对宁波的品牌建设尤其重要。从国际看,近年中外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品牌建设的内在要求。宁波作为外贸大市、制造大市,作为浙江参与全球经济合作的最前沿、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急先锋,有责任和义务在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发挥“重要窗口”作用;从国内看,“十四五”期间宁波正着力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城市和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第一城,要发挥好科技创新这一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真正走出从“宁波制造”到“宁波创造”的品牌之路,深化知识产权保护是前提和保障。
一、宁波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及存在问题
近年,我市以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为引领,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得到明显提升,在助推我市企业品牌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截至2020年,宁波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4件。累计拥有有效注册商标32.5万件,其中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1115件、地理标志商标36件、地理标志产品19个,拥有区域公用品牌19个,均处于全省首位。以企业为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模式逐步形成,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22家;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超500家,居副省级城市前列。
2、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逐渐升级。织就行政保护、司法保护和刑事保护并举的严密保护网,营商环境、创新环境持续优化。“十三五”期间,全市专利纠纷案件立案5976件、查处商标侵权假冒案件2186件。成立宁波市知识产权法庭,累计新收知识产权案件6500余件,结案5900余件。成立宁波市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和保护第三方平台,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调解成功率在65%以上。
3、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明显提高。设立宁波市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宁波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池基金,建立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内首个模具产业知识产权创新基地等转化运用平台,打造“保险+维权+服务”的知识产权保险模式,打通知识产权交易、投融资、转让、产业化等运营关键节点。2020年,专利质押融资额累计26.8亿元,商标质押融资37.37亿元;知识产权保险累计保额为2.46亿元。
4、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初步形成。通过出台《宁波市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宁波市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实施方案》等文件,形成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建立宁波知识产权学院。建设星级品牌工作指导站132个,每年评定星级指导站40多家。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我市知识产权保护在助推品牌建设工作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企业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偏弱,且创牌意识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够,高技术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不足,缺少在全国、全世界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品牌。二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需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惩处力度还不够、惩处方式亟待创新、行政执法效能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三是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的能力有待增强。在我市启动新一轮对外开放背景下,知识产权开放发展机制、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机制、涉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等均处于摸索阶段。
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宁波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市以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发展目标为引领,知识产权保护和品牌建设迎来新的重大机遇,应顺势而为,加快建成引领型知识产权强市和品牌强市。
1、企业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及创牌工作。品牌建设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品牌的竞争是市场的竞争,核心是知识产权的竞争。无论是创业创新,还是新旧动能转换,都必须打造和建立起包含有知识产权的品牌。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从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机制、创新环境等方面制定企业的品牌战略,将知识产权的申报和保护纳入建设知名品牌的全过程。
2、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力。深入实施知识产权高水平创造工程,统筹推进专利战略工程、商标品牌工程、版权发展工程以及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商业秘密等领域知识产权推进工程。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工程,围绕“246”万千亿级现代产业集群和五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全面推进产业集群的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打造以宁波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培育发展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为主体、支撑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
3、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惩处力度及创新惩处手段。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大对源头侵权、重复侵权、恶意侵权和规模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力度。健全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4、增强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能力。深化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重点推进中东欧-宁波知识产权国际合作,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建立完善自贸区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建设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强化知识产权海外服务,建设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宁波分中心,做好重点产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企业海外知识产权预警与维权等工作,全力为宁波品牌出海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市社会科学院) |
|
上篇资讯:同仁堂纠纷难有结论,或影响上市进程 |
下篇资讯:以成本效益原则加快构建知识产权战略 |
声明:本网转载其它媒体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资讯内容有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 |
|
|
|
|
交易商标推荐